这篇文章由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,若需商业转载,需获得授权!
在三国的真实历史中,有两位名叫马忠的历史人物。其一是蜀汉的马忠,本名狐笃,字德信。马忠是蜀汉镇南大将军,最初是建安末年刘备所选拔的将领,后来在诸葛亮担任丞相时,他被任命为门下督,并且担任了蜀汉第四任庲降都督。这个职位是专门为管理南中地区而设立的最高军政职务,因此马忠的地位非常显赫,他甚至被列在了陈寿的《三国志》中的专门传记里,可以说,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高的。然而,这位马忠在《三国演义》中却很少有出场的机会,仅仅有几句话提到他。
另外,还有一位东吴的马忠,这位马忠的名声则显得格外响亮,因为他曾俘获过关羽、关平以及都督赵累等重要人物。在襄樊之战后,关羽在北伐中未能占领任何一座城池,结果后方的吕蒙用计攻占南郡,导致关羽无法支援,最终导致了关羽“败走麦城”的历史事件。关羽经过艰难突围,来到距离益州只有二十里左右的临沮(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),不料在此遭遇了东吴潘璋部将马忠的伏兵。由于关羽的军队已疲惫不堪,因此他在马忠的伏击下被俘,并与长子关平一起被杀害。这段历史事件在史实中是确凿的,马忠在这里的胜利也是历史的真实记录。
展开剩余68%然而,网络上有人将东吴马忠的形象过度神化,称他为“大将终结者”或“狙击手”,认为他是一个被历史忽略的英雄人物。这种说法是基于一些对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战绩的误读,但这些并不符合史实,无法经得起推敲。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误导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三回中,因关羽战死和荆州失守,刘备准备伐吴,黄忠即使年老体衰,仍然请求担任先锋。潘璋使用了拖刀计,马忠则从旁暗箭射杀黄忠。随后,关兴和张苞前来救援,但马忠凭借出色的战力,成功抗住了他们的进攻,最终导致黄忠重伤不治身亡。从这一段来看,黄忠不仅是五虎将之一,且箭术高强,却仍然在马忠的箭下丧命,甚至关兴和张苞这两位关羽与张飞的后代,也并未能战胜马忠。因此,网络上便有声音称马忠为“低调的狙击手”。然而,历史上黄忠并没有死于这场战斗,他实际上在刘备在汉中称王后第二年因病去世,关兴和张苞与黄忠并无直接关系。
另外,有一些不实的网络文章也传播了关于马忠的误导。这些文章对历史人物的战绩进行了误引用,并把很多其他的历史事件归功于马忠。例如,张辽,作为五子良将的首位,在黄初三年孙权叛魏时曾在海陵郡驻守,并且击败了吴将吕范。后来他因病去世,但在某些网络文章中,却错误地将他的死因归结为马忠所为。
再如,乐进,五子良将之一,在逍遥津之战中并未受到伤害,最终自然去世。然而,《三国演义》中却描绘他在战斗中被吴将甘宁射伤,而在一些网络文章中,却错误地将他的死因归于马忠。
同样,曹仁、许褚、文鸯等人物的战绩,也在某些文章中被错误地归功于东吴的马忠。这种种错误的宣传,让马忠被一些人戏称为“大将终结者”,但这些说法不仅没有事实依据,简直荒谬至极,完全是对历史的误解与曲解。
发布于:天津市